夏天熱,大暑更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所以,我們在大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那么大暑應該吃什么養生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能夠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要適量的吃點肉,例如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也能夠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這樣不但能夠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夠健脾、益氣、養陰。
大暑是非常的熱的,也會經常出汗,這時候十分的容易耗氣傷陰,人們常常感覺到“無病三分虛” 。所以說,這個時候出來要補水,還要多吃一些能夠增強體質,益氣養陰還很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藥、蜂蜜、蓮藕、大棗、木耳、菊花粥、豆漿、百合粥、海參、雞蛋、牛奶等。
苦味食物不但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因此,大暑時節,適當的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但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 遠之,還能夠預防中暑,能夠一舉兩得。
相比起先兆性中暑,輕度中暑會比較嚴重一些,輕度中暑的朋友們,會出現發燒的癥狀,此時人們面色發紅、胸悶氣短、皮膚會感覺明顯的灼熱,人們的血壓也會伴有下降地趨勢。對于這樣的情況,人們可以選擇一些解暑的藥物進行救治。
比起上述情況,重度中暑比較嚴重一些。如果出現重癥中暑,人們會出現昏厥,昏迷,痙攣,高熱等情況,此時人們盡量盡快將患者送入醫院進行救治,嚴重的情況下,中暑也是會危機到人們的生命,因此人們不容馬虎。
大暑養生對于朋友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除上述描述外,在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飲用一些酸梅湯、綠豆湯等結束的食物,在溫度很高的中午盡量避免外出。均衡飲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多加運動增強自身的體質。
高溫酷熱天氣容易使人心情煩躁,此時精神調養宜以養“靜”為主,所謂“心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也可多參加釣魚、繪畫、書法等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大暑正處于“三伏天”,天氣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后大汗淋漓,運動過后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運動后飲冷飲,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1、綠豆
說到夏天解暑的食材,最先想到的就是綠豆了,中醫上說: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
2、絲瓜
絲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經絡、行血脈、美容等功效。絲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所含的干擾素誘生劑,能刺激人體產生干擾素,達到抗病毒的目的。又因具有通經活絡、行氣化瘀的作用,還可幫助產婦下乳,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者也可多吃絲瓜,農村一般用來炒雞蛋吃。
3、甜瓜
天氣越來越熱,甜瓜等水分較多的水果,因其香甜的口感與生津止渴的功效,在夏季特別受歡迎。除了水分和蛋白質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營養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于西瓜。
4、雞肉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祛濕強身的作用。
5、哈密瓜
哈密瓜中含有一定的葉酸成分,它能緩解保水,幫助身體排除多余的鈉。還可預防小兒神經管畸形,因此孕婦可以適量的食用哈密瓜,可有效地提高身體健康。
6、黃瓜
黃瓜性寒,具有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生吃、涼拌、熟吃均可。黃瓜的細纖維素,對腸道中毒素的排出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7、姜湯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浙江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
8、冬瓜
在這酷熱時節,吃一吃清涼的冬瓜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冬瓜滋味清淡,非常百搭,炒、燒、煨、燉都各有滋味。
9、伏茶
暑熱入伏后,人們消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后院曬干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