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年初一要吃餃子的意義,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大年初一要吃餃子的意義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餃子古代叫“嬌耳”,民間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爛耳朵病。名醫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看見瘟疫流行,于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塊空地,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給人們舍藥治病,救活了很多窮人。
張仲景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燉,燉好后,把它們撈起來,剁碎,再用面皮作成耳朵一樣的東西,下鍋煮好后,分給病人吃。人們叫這種東西為“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再喝下一碗湯,便兩耳發熱熱血沸騰,不久爛耳朵病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邊慶祝新年,邊慶祝爛耳朵的康復痊愈,就模仿“嬌耳”的樣子,做了過年的食物,在大年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后來才稱其為“餃子”。
據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提及,餃子在明宮中稱為“扁食”。說正月初一,“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于內,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餃子作為大年初一的約定美食,可能是起于明代,而且還有在餃子中包物的特別游戲內容。
清代《燕京歲時記》也說,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作角(餃)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這話就有些夸張了,改成“北國皆然”就妥帖多了。當然這里的“國”,也許特指京城。
大年初一能洗澡,但是在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下,正月初一是不宜洗澡、倒垃圾、潑水、洗頭、掃地、洗衣服。因為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不可以進行清潔清洗類的活動,否則會錢財遺失外泄。初一不洗澡的說法來自于佛教,規定信佛者初一十五要誦經、吃齋、敬佛。
大年初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農歷正月的頭一天;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隋代杜臺卿在《玉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在編制農歷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
農歷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于一個朔望月。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后,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于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1、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4、串門式的拜訪。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里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榜首:大年初一忌掃地
據風聞大年初一不宜掃地,也不能往外倒廢物。考究是財不外流。假定非掃不行,主張從外往里掃的次序。就一天不掃地,還能臟到哪去,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考究。
第二:大年初一忌稀飯
據風聞大年初一吃稀飯有不是太好的講法兒,要吃干飯。撒播下來的考究是窮苦人才只能吃稀飯。所以大年初一沒有干飯發明干飯也要吃。
第三:大年初一忌洗衣
據風聞大年初一不要洗衣服,更不要向外潑洗衣水。或許考究是跟忌掃地異曲同工。可是,還有一種說法是初一是法水神的生日,所以要敬神。
第四:大年初一忌回娘家
依據各地的風俗不同,有初二回娘家的,有初三回娘家的,好像還真的沒有初一回娘家的。初一不回娘家的說法各地的撒播都是差不多的,嫁出去的女兒假定初一就回娘家,會把娘家人吃窮。
第五:大年初一忌劈柴
這個就應該很好理解了吧,應該就是劈柴的諧音“劈財”,有破財一說。撒播的說法是“初一斧子劈柴,劈開再也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