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時候,在一些地方會有上墳祭祀的活動,其中莆仙地區的人就會在冬至的時候,進行掃墓。那么莆田掃墓的由來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莆田冬至掃墓的由來(詳情),歡迎參閱。

莆田冬至掃墓的由來
農歷十一月冬至節,俗稱冬至。 在莆田,冬至被當作一個僅次于春節的節日,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多數在外的家人都會在這天回家祭拜祖先, 莆仙民眾在冬至節舉家團聚搓丸籽、吃丸籽,故稱冬至丸。此節有團圓之義和祭祖等習俗。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赌蠒蚯非锒翞槿斩?。《史記·律書》載:“氣始于冬至,周而復始?!贝呵飼r期的周歷便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夏歷十一月)為歲前。相傳從漢代時就開始過冬至節。冬至古有“亞歲”之稱,冬至的前夜也有“冬除”、“二除夜”之稱,其熱鬧程度和歲除(即春節)相仿。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五貧者,一年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為財錢之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薄栋碎}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粉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于祖考?!?/p>
1、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佞之氣。
2、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度,其他相鄰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觸碰占據。
3、祖先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添上松土,掃除墓前雜物,清洗墓碑。心中可默念,寄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4、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不可以掃墓,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不利掃墓人,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5、去掃墓的人,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發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
6、掃墓的路線有講究,去掃墓和回來的路最好不能重復,不要走回頭路,掃墓完成后離開時不要回頭看。
7、掃墓完成后,一般大多數人都會感覺身體有點氣虛和乏力。建議回家之前去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逛一圈,吸取一點人氣、陽氣,或者去公共浴室泡澡去除身上陰氣邪佞之氣,進入家門之前最好跨下火盆。用黃草紙燒一堆火,依次跨越。
8、孕婦和正在來例假的女性最好不要去掃墓,精神患者心理疾病比較嚴重、還沒完全康復的患者,7歲以下的孩子陽氣虛弱,建議也不要去,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也不要去掃墓。
9、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掃墓時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論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一身麻煩回家。
10、冬至上墳,輩分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以此類推。拜祭完畢后,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后當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后方可離開。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為二十四節氣之首;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時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冬至還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之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冬至,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古人認為,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亞于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1、忌盲目食狗肉。我們平時在吃狗肉時要注意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2、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所以不要用錯方法了。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