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敲龍頭
敲龍頭喚龍醒來: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在浙江溫州地區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有吃芥菜飯的習俗,據說古時候,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因此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蘇州人要吃撐腰糕。撐腰糕,其實是用糯米粉制作成扁狀、橢圓形的'塌餅,其中間稍凹,如同人腰。以前,農民一年到頭在田地里勞作,認為吃了這種糕,才能在黃梅季節中干農活時腰桿不酸痛,所以叫撐腰糕。古有詩云:“片切年糕作短條,碧油煎出嫩黃嬌。年年撐得風難擺,怪道吳娘少細腰。”
春節過后農村很快就要進入春耕春種季節,要對種子發芽率進行鑒定。那時是把上一年留作種子的玉米、大豆弄一點放到鍋里炒。遭蟲蛀或者受潮變質的種子不會炸裂,農民以此來判定種子發芽率,以確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這個習俗又叫“金豆開花”,于是,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