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有什么習俗
1、祭白虎
祭白虎習俗,相傳是這樣的。以前人們認為驚蟄這天,白虎會出來吃人,天上的雷聲也就是白虎的吼聲。所以為保平安,便要在驚蟄日舉行祭祀,求上天保佑,不要讓白虎出來害人。所謂祭白虎,就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打小人
在驚蟄這天打小人,具有特別的寓意,據說效果也最好。因為驚蟄的時候,小人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沒形成氣候,比較好打。在小人未成氣候之前給予迎頭痛擊,可以起到壓制小人、打擊小人,讓小人遠離的作用。一般在三叉路口、橋底、路旁、山邊等陰暗的地方進行,相傳這樣的地方煞氣大,較易招惹鬼神,克制小人。
3、招貴人
有貴人幫扶,自然是行事順利,身心舒暢。誰都希望有貴人相助,那么,在驚蟄時節采取一些招貴人的措施,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借助生肖之間相合、三合的關系,擺放或佩戴與自己生肖六合或者三合的生肖飾物,有助于招來貴人,相助自己。干凈整潔的環境,是好風水的要點。所以,要想招來貴人,就要經常保持周圍環境的潔凈。
4、招桃花
需要桃花運的可以在3月6日至20日當中,到東南面放生。明末天臺宗高僧蕅益大師說:“一杯水不救車薪火,唯設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并同分惡業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可見放生是佛教的種善因培養慈悲心很好的方法,放生功德無量,可以提升桃花。
5、招財運
需要走財運的朋友,可在驚蟄期間,借此春意盎然的季節到西北面旅游,藉此吸收財氣,大利于走財運。假如想創業的朋友,看好機遇,該動就動,不要猶豫,因為這是一年比較適合投資創業的最佳機會。已經事業有成的朋友,不要堅守現狀,要用這個時間,敢于創新,發展,走新路。
驚蟄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卯月的起始,于每年公歷3月5日或6日交節。
驚蟄作為一整年之中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方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方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驚蟄節氣后,南方暖濕氣團開始活躍,天氣回暖較快?!按后@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的時候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在中國民間諺語有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钡搅梭@蟄這一天的時候,中國南方大部地方進入春耕大忙時節,北方地方也漸漸入春,春耕由南向北逐漸的慢慢展開。
驚蟄釋義:節氣名。在每年公歷3月6日前后。冬眠動物將四出活動。漸有春雷。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疤一ㄩ_,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這個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墑的寶貴經驗。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防止濕害則是最重要的。
俗話說:“麥溝理三交,賽如大糞澆”、“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溝”。必須繼續搞好清溝瀝水工作。華南地區早稻播種應抓緊進行,同時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隨著氣溫回升,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應進行修剪,并及時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發葉,提高茶葉產量。桃、梨、蘋果等果樹要施好花前肥。
進入3月,有“驚蟄”、“春分”兩個節氣,而驚蟄這個節氣在農忙上則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比A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绑@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墑的寶貴經驗。
1、春筍
春筍,因季節而得名。立春后筍就會破土而出,肉質鮮嫩、美味爽口。春筍在菜品中有“百搭”之稱,可葷可素。并且春筍還是一種提鮮的食物,可以和任何一種肉類食物一起進行烹飪。另外,春筍可以根據其各部位的鮮嫩程度進行分檔食用,各有各的口感。最嫩的筍頭可以用水焯一下涼拌,這樣不僅鮮嫩爽口,還可以保留住春筍的原味;筍的中部可以切成筍片用來和肉片一起炒制或做配菜食用;而比較老的根部則可以與肉類一起燉制,或者煲湯。
2、雞蛋
按廣東傳說,古時兇神之一的白虎會在驚蟄當天出來找吃的。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
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喂食,飽食后它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喂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喂給人們自己。
3、梨
驚蟄吃梨是北方傳統的民間習俗。人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春回大地,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4、炒黃豆
在陜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后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黃豆是物美價廉的食物,尤其對于女人來說,它含有的異黃酮素能產生與雌激素荷爾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乳癌骨質疏松的情況。
5、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
煎餅因是用原糧制作,營養豐富,吃起來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攜帶。
有人認為,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欲,促進面部神經運動,有益于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健康,減緩衰老,不失為一種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