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小雪節氣的理解,應該是覺得這個節氣會下雪,所以叫作小雪。這樣的理解并沒有什么錯,但也不全對,因為它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天氣變化過程。那么,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下面小編為您解釋一下該節氣含義。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
“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節氣。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思是,“小雪”節氣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為雪,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足,因此稱做小雪。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
進入小雪節氣,這個時候正值公歷的十一月下旬,全國的氣溫普遍驟降,預示著冬季即將到來,氣候漸冷,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變成了雪花,下雪后,使大地披上潔白的素裝。不過還未到大雪的程度,只是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有時候是降下像霜那樣的小冰粒,總之天氣越發寒冷了。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主要表示著冬天的到來,中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比較寒冷,溫度下降也比較迅速,某些地方會下雪,不過雪量比較少。
小雪天氣比較寒冷,所以草木都凋零了,作物也已經被全部收起了,整體呈現出一派蒼涼景象。
《孝經緯》說:“(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為小雪。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時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小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這個節氣之所以叫小雪,是因為“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