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天的節氣,是小雪之后的節氣,而大雪時節天氣寒冷,會有一些驅寒的習俗,下面就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大雪節氣期間該怎么做,歡迎閱讀!來看看大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大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喝紅薯粥
隨著大雪節氣的到來,天氣變得寒冷了起來,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這個時候可以在家里多喝一些紅薯粥,紅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賴氨酸,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減少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冒發燒的機會,同時紅薯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減肥食物,非常受一些女孩子的歡迎。
自制腌肉
腌肉是大雪節氣習俗之一,在南京有句話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所以當大雪節氣到來的時候,每家都開始忙著腌肉了。人們將各種各樣的肉類,按照自己的喜好,涂抹上各種調料,腌制成了許多既美味又非常容易保存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一些臘肉臘腸都非常美味,但是不能吃太多,否則會對人的身體有傷害。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天氣非常的寒冷,河里的水全都被凍住了,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冰,人們可以盡情地在冰面上玩耍。一些年輕人也可以盡情享受他們喜愛的戶外活動,比如堆雪人、溜冰、滑雪等等。
捕獲烏魚
在臺灣,大雪時節臺灣也是捕獲烏魚的好時節。這個時候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烏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每年大雪節氣的時候,人們常用烏魚來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大雪節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逐漸的就會變冷,但要知道大雪節氣作為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和降水量;與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意義不同,所以也并不是說大雪節氣一到就會下大雪。
只是說到了大雪節氣的時期天氣會變得更為寒冷,降雪的可能性會更大,但具體下不下雪,需要根據具體地區情況而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道:“11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指強盛。意思說,到了農歷11月大雪時節,雪下得更大,甚至出現暴雪的現象。大雪節氣,說明的是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把大雪分為三候:“一候PAO15"旦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說的是,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出現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農諺有云:“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多積肥。”瑞雪兆豐年,紛紛揚揚的大雪,就會讓大多數的人看到來年的豐收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