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自己的姓氏會感到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姓何的祖先來源。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姓氏文化也經歷了幾千年的始終延續和發展。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何姓人氏的起源和歷史人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何姓人氏的起源和歷史人物
何姓人氏的起源
1、源于姬姓。由“姬—韓—何”的演變而來,①周朝諸侯國韓國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后改為何氏,得姓始祖為韓武子。②有另一種說法是韓非被秦相李斯嫉恨,囚禁并死于獄中。韓非次子韓庶為避難改姓為何,的姓始祖是韓庶。③源于韓國貴族的韓瑊。
2、《商周家族形態研究》記載載:何姓,“銘于商朝晚期青銅器上銘文,系商王族異姓親族的氏號。
3、其他改姓,賜姓而來。
4、少數民族也有不少何氏身影。
何姓歷史人物
1、何休
何休字邵公,為董仲舒四傳弟子,東漢杰出經學家。何休的成就,是在六經的精辟研究上,他對于六經的造詣,當時的學者無人能及。其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詁》、《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廢疾》等。
2、何晏
何晏字平叔,南陽郡宛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少年時以才秀知名,何晏有文集十一卷,并曾與鄭沖等共撰《論語集解》,今已佚。
秦漢以前的遷徙
先秦時,何姓在山東、河南、湖南、陜西、甘肅、青海已有足跡。發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世居廬江郡,子孫繁衍,遂成望族。漢晉時期,何姓已分布于長江南北的江蘇、江西、湖北、四川,東漢時何姓已經越過武夷山進入福建,翻越南嶺進入廣東。唐朝時二次中原南遷移民,何姓大批進入江西、浙江和福建。明末何姓始入臺灣。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何姓大約有66萬人,約占全國人121的0.85%,為宋朝第二十二位姓氏。何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何姓總人口的26%。何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浙江和河南,這四省何姓大約占全國何姓總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湖南、陜西、福建、安徽,這四省的何姓又集中了20%。全國形成了以川湘、贛浙、豫皖為中心的三大塊何姓聚集地。而華北、兩廣地區是當時何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區。
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何姓大約有10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1%強,為明朝第十六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何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何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浙江二省,大約占何姓總人口的34.6%,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蘇、廣東、四川,這四省的何姓又集中了34%。宋元明600余年,何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何姓人口主要向兩廣和湖南地區流動。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川湘兩大塊何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由西部轉向東南部。
何允
何姓始祖為何允,字子信,為韓王安次子。周武王之子封于韓,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改姓為何。何允初封陳留侯,世居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