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同樣是一個源自于姬姓的姓氏,何姓現如今也是個人口大姓。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何姓人氏的起源和來歷簡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何姓人氏的起源和來歷簡介
1、出自姬姓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韓,滅國。其后裔韓武子(另一種說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晉,封于韓原,以地為氏。后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2、以國名漢化為氏
據史籍《隋書》記載:“西域有何國?!?西域何國,實際上是“屈霜你迦”之首音節漢譯,何國位于古康國與古安國之間,是連接東西粟特的樞紐,又譯為“貴霜匿”,為昭武九姓諸國之一,一度曾隸屬于唐王朝管轄。
3、以官職稱謂為氏
娙何,亦稱娙娥,是漢朝時期設置的女官名稱,后成為西漢妃嬪的稱號。娙何之稱由漢武帝劉徹所置,后來依漢元帝劉奭執政的規定,娙何位居昭儀之下,地位相當于關內侯。在娙何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何氏。
民國十年全國統修的《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始祖為何允,韓王安次子。有關廬江何氏先祖,最早的人物見于東漢《東觀漢記》,名為何修。全國還有部分族譜,以何庶、何瑊為始祖。還有川南、云貴部分地區族譜記為姒改何或杞改何。
還有一些人認為,何氏始祖為何侯、韓厥、韓瑊、韓庶、韓武子(韓萬)、何庶、何細胡、何妥、何稠、何銘(鎖銘)。據《湞陽水木記》載,何瑊,原名韓瑊,韓國后期韓王安時貴族,被任命為公族大夫,曾與韓非一起同掌國政。因在對待秦國的態度上與安不一致而退隱韓原。秦滅韓國,韓王安被劫擄,國破家亡,瑊與其妻流寓廬江,操舟為業。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襲擊,疑是六國公子所為,而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后,欲斬草除根杜絕后患。秦吏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韓瑊之船詢問其姓氏,適天氣寒冷,韓瑊指水戲稱“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吏不悟,以為是指“河”為姓,瑊說姓氏當從人。吏離開,瑊安然無事。后得知為秦令查詢,驚駭不已,喟然長嘆: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鋸之難,“乃拜何字之賜,遂以何 姓”。韓瑊遂定居廬江,勤耕苦讀為業,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但是,根據中山大學劉志偉教授等人在廣東二十多年的調查與研究(為香港、英國、美國、中國社科院清史所課題),未發現明朝時以何瑊為始祖的族譜。姒何譜的人物與廬江大同譜基本相同,有人認為是明末所編。
何允,韓王安之次子,幼封陳留侯,據江西瑞昌何氏家譜,前幾代均葬于陜西扶風。
1、何榮祖:歷任御史史丞、中書右丞等職,受命制定《大德律令》。
2、何休:東漢杰出經學家,自小篤志好學,精研六經,諸儒莫及。
3、何香凝: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 ,民革主要創始人。
4、何其芳: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
5、何晏: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
6、何熙:不拘小節,體貌魁梧,善為容儀,官御史中丞,晉大司農。
7、何進:黃巾起義時,何進為大將軍,總鎮京師,因及時發現并鎮壓了馬元義的密謀,被封為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