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姓在我國排第幾名,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王姓在我國排第幾名
王是百家姓第8位,《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
3、源出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后,虞舜的后代媯滿被封于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后,改為田氏。
4、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王姓是姬姓的后代
“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因此王姓是姬姓的后代。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截至2018年底,王姓的人口已達到1.015億人。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陜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為王姓第一大省。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王姓分布很廣,但很不均衡。
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陜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1、王昭君
漢平使者,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成為后來詩詞、戲曲、小說、說唱等的流行題材。
2、王充
王符東漢哲學家。思想觀點深受王充影響,懷疑天命,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文章樸素無華,筆鋒犀利,對當時官場的黑暗腐敗,豪門貴族的貪婪殘暴,社會風氣的敗壞,作了揭露和批判。
3、王如
王如是西晉流民起義軍首領。西晉政府勒令流亡南陽一帶的雍州流民還鄉,他領導流民舉行武裝起義,襲擊官兵,攻下襄城。雍州流民也起義響應,一時擁眾五萬。遂自封大將軍,與晉軍轉戰于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