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可以剪頭發嗎
老人們總會告誡晚輩,正月不“剃頭”,正月“剃頭會死舅”。在滿足清軍入關之時,為鞏固清朝統治地位,頒布“剃發令”來表明忠于清朝,所有漢人一律剃頭,多爾袞還在北京各個城門口,人群聚集地,下令免費為漢人剃頭。而許多人卻道:“寧為束發鬼,不作剃頭人。”就是為了表明對前朝的忠心,已保留頭發“思舊”。而后人把“正月不剃頭,思舊”慢慢也變成了“正月剃頭死舅”。這在于當時人們文化水平低,語言以方言為主,口口相傳之下就成了這個版本。
在民國時期,在民國時,臨時政府頒布了“剪辮令”。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該地方官毋稍容隱,致干國紀。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辮尚剃其四周者,殊屬不合,仰該部一并論禁,以除虜俗而壯觀瞻。而頒布的時間就是在正月份,也就是說,從頒布時開始,20天之內必須要進行剪掉辮子。我們知道清朝人都留辮子,男性前額剃光,而民國初的剪辮子就是要減去對前朝的留戀,是一種文化的改變,就如清朝入主中原要求漢人剃頭是一樣的道理,從文化上,心理上去掉前朝標志。
從中醫養生角度講,正月里不理發是有其合理性的。
《黃帝內經·一直問》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萌發、推陳出新的時節,而不應該阻為止新生事物的生長。對應到頭發上,就是要讓頭發披散開來,任其自由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違逆春生之氣。
1.在正月里剪頭發,天氣是很寒冷的,出門要注意保暖,如果畏寒,就不要剪太短的發型,可以讓理發師幫忙參考斟酌一下。
2.理發前不宜在家中先洗頭,因為到了店里還是要再洗一次的,如果頻繁洗的話,會對頭皮造成損傷。
3.去剪頭發的時候,盡量選擇平時熟悉的理發店,手藝一向比較穩定,而且價格也會比較公道,如果去陌生的店里,不要輕易購買推銷的產品,需注意辨別。
①吃開年飯:很多人家在正月初二的中午,會準備一桌豐富的菜肴,叫做開年飯,包括很多吉祥寓意的,比如生菜代表生財,腐竹寓意“富足”等等,象征一年之中美好的開端。
②回門:全國各地都會把回娘家的行程安排在大年初二,這一天是非常適合回門的,帶上禮物前往女方父母家中,留下吃一頓午餐,不過要在天黑之前回去,不能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