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宵節放假嗎
2024年元宵節不放假。但2024年元宵節是2月24日星期六,是公休,當天可以休息。
元宵節不是法定假日,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有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
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元宵節從民國時期就開始不放假。
從漢代至清代,元宵節皆有假日。宋代的元宵賞燈持續五天,而明代從正月初八持續到正月十七,清代則改為三天。
中華民國建立以后,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革,就是放棄傳統的歷法,而改用公歷,公歷就是西方的格里高利歷,改用公歷以后,法定節假期也變化了。日本人在明治維新時期的做法是,把農歷的幾月幾日的節日,挪到公歷的幾月幾日,比如現在日本人的新年是在公歷的1月1日,而元宵節則是在公歷的1月15日。
因為中國的農歷是陰陽合歷,而公歷是陽歷,陽歷是根據太陽的運動變化而制定的,不反映月球的運動變化,公歷的15日,不能確保天空中的月亮一定是滿月,而農歷的十五日,天空中的月亮一定是圓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北洋政府采取了公歷與農歷并行的制度,還確定了把四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的決定,這四個傳統節日,分別是新年、端午節、中秋節和冬至,正月初一的新年是春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夏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秋節、冬至日那一天則是冬節,正如北洋政府內部法令中所說的那樣,“以陰歷(農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p>
北洋政府內務部于1914年1月23日,將這項法令頒行全國,從此以后,中國就確立了以公歷和農歷節假日并存的二元制節假日體系,公歷有陽歷的假日,農歷有農歷的假日,這在世界各國中是非常具有特色的節假日體系,說明中國人并沒有放棄自己發明的歷法。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在做這項決定的時候,沒有把元宵節作為法定假日,所以在后來的歷史時期,也就形成了元宵節不放假的習慣。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并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端鍟ひ魳分尽啡眨骸懊慨斦?,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征。元宵節觀燈始于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蕩秋千等。
1.踩高蹺
踩高蹺是元宵節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節目。高蹺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表演者把長木綁在腿上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最高的高蹺達一丈多高,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歡聲笑語,如履平地。
2.舞獅子
舞獅子,也是我國最優秀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佳節或者集會的時候,人們都會以舞獅助興。這個習俗源于三國時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3.賞花燈
在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中和寺院“燃燈供佛”。從此以后,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就流傳到民間。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無論是士族還是老百姓,都會掛燈,整個城市通宵燈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