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來之際,我國一些地區民眾有上墳掃墓、祭祖之俗,又叫做“冬祭”,是十分嚴肅的儀式,期間當然有不少講究乃至禁忌。對此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冬至上墳的講究和禁忌簡介,歡迎參閱。

冬至上墳的講究和禁忌
1、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佞之氣。
2、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度,其他相鄰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觸碰占據。
3、祖先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添上松土,掃除墓前雜物,清洗墓碑。心中可默念,寄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4、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不可以掃墓,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不利掃墓人,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5、去掃墓的人,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發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
6、掃墓的路線有講究,去掃墓和回來的路最好不能重復,不要走回頭路,掃墓完成后離開時不要回頭看。
7、掃墓完成后,一般大多數人都會感覺身體有點氣虛和乏力。建議回家之前去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逛一圈,吸取一點人氣、陽氣,或者去公共浴室泡澡去除身上陰氣邪佞之氣,進入家門之前最好跨下火盆。用黃草紙燒一堆火,依次跨越。
8、孕婦和正在來例假的女性最好不要去掃墓,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疾病比較嚴重、還沒完全康復的患者,7歲以下的孩子陽氣虛弱,建議也不要去,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也不要去掃墓。
9、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掃墓時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論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一身麻煩回家。
10、冬至上墳,輩分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以此類推。拜祭完畢后,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后當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后方可離開。
掃墓本來就是以寄哀思,緬懷故人。時間沒有什么太多限制。而且冬至乃一陽復始,萬象更新之節。正如生命,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開始,循環往復。所以更不必在乎時間。
不過建議大家,去墳地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冬至的時候,天亮得比較晚,太陽落山卻比較早,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女性如果是生理期最好也不要去上墳,就算沒有避諱也不要過度勞累勞心。
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
冬至的由來至祭祖之俗,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段淞峙f事》說以餛飩享先。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
一、衣著樸素,女性不必涂脂抹粉,家人帶上香燭以及供品,不可在墓前殺生,現在時尚作興奉上鮮花,可選菊花之類。
二、上墳地后,先著手清掃墓地周圍雜草,尤其要注意觀察墳頭上有無雜樹,如果有樹就要拔掉;再觀察墓前有無雜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溝是否堵塞。
三、觀察墓架以墓碑是否有塌陷以及破裂,發現異常情況就要及時請風水師前來指導采取措施彌補。
四、把供品奉上,點燃香燭和焚燒紙錢(注意防火)。一般要率家人向先人三鞠躬后讀祭文,以表達后人對逝者的緬懷之情。
五、離開之前點燃鞭炮(公墓區也可在指定地點點燃鞭炮,切記防火)。
六、全家人可掃墓后聚餐,以素食為主,延續吃餛飩、餃子、吃湯圓、吃紅豆稀飯等習俗。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
冬至祭祖,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稏|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說以餛飩享先。
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陰縣志》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于中堂,設拜奠,其儀并依元旦?!痹谧谧逯贫扰d盛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备=ㄊ×餍卸良漓胧甲娴娘L俗,如萬歷《建陽縣志》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备=胱嬗脤iT制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