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么不是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因為元宵節的重要性和普及性不及其余四節,所以沒有列入傳統四大節日,但是也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
之所以元宵節沒有列入法定假期,主要還是因為元宵節與春節靠得太近。
其他幾個“新假期”:元旦、中秋、端午、清明則分散在一年之中,且都是從原本的勞動節抽出來的4天,綜合考量,就把“元宵節”從這四天假期中排除了! 在古代,關于元宵節的詩歌描寫非常多,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夕或燈節,作為農歷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合家團聚、賞月、放花燈……據說最早是漢文帝為慶祝周勃平定諸呂叛亂而設立,已經綿延2000多年的歷史了。
放的。如果細心點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事實,古人之所以元宵放假,是因為當時沒有春節這個大節。
元宵節日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又說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01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 雖然食品不同,但是寓意都是一樣的。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對于中國人來說,沒有比團圓更重要的事了。 萬家燈火,月色嬋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圓滾滾的元宵(湯圓)。 祝愿一年團團圓圓,和諧美滿。
02 鬧花燈
元宵節又叫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街頭巷尾都要掛上彩燈。 燈,和佛家有關。傳說佛祖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顯出神通,降伏神魔。 人們張燈供佛祖,愿新的一年,點亮彩燈,祛除黑暗,點亮心燈,驅除煩惱。
03 猜燈謎
除了放花燈,還有猜燈謎。人們把寫好的謎題貼在彩燈上,供人猜謎。 既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了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 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新的一年智慧與勤勞并存,生活美好,未來可期!
04 舞獅子
舞獅習俗源于三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元宵節和除夕不同,除夕安靜守歲,元宵則突出一個“鬧”字。 在過去,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在這天,人們不用顧忌,在戶外扎堆狂 歡。 第二天之后,一切又歸于平淡。“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人性需要平淡, 也需要緊張,適度的狂歡也不是什么壞事。 希望新的一年,該鬧的時候狂歡,該靜的時候沉思,一張一弛,長長久久!
05 逐鼠
逐鼠是正月十五的傳統民俗。 古代人家家戶戶養蠶,老鼠經常在夜里把蠶吃掉。于是人們在正月十五,用 米粥喂老鼠,這樣它們一年都不會吃蠶了。 逐鼠如今已經演變為祭祀,寄托的是人們豐收的希望。 愿新的一年事業順利,家庭幸福,工作愛情雙豐收!
06 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也叫“送燈”。 在過去農耕社會中,多子才能多福。因為“燈”與“丁”相近。 所以人們在正月十五這天,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子送燈,希望女兒可以早生貴 子。 在農業社會中,花燈歷來是中國人求子的吉祥物。 希望今年天降麟兒,多子多福!
07 迎紫姑
在古代傳說中,紫姑是一個善良而貧窮的姑娘,在正月十五窮困而死。 為了表達對她的同情和懷念,人們便在這天,祭祀紫姑。 這是中國古人的忠厚,也是對弱者的同情和善良。 但愿世間無疾苦,所念之人皆幸福!
08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 元宵節婦女相繼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可以強身健體,祛病 延年。 古代女子很難有出門的機會,元宵節是她們少有的可以游玩的機會。她們身 著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散步,直到夜半方回。 祈愿年年歲歲身長健,擺去窮愁醉幾杯!
09 偷菜
古詩云:“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古代的元宵節,還是情人節。 青年女子在這天可以自由出門,只要是遇到自己中意的男子,可以私定終身。 很多人未婚女子還會借看燈之際,去人家地里偷取蔬菜,以此祝愿自己,早 日找到如意郎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一歲諸節上元啟,一年美好今日始。 綽綽人影,車馬喧嘩。火樹銀花,花燈競放。家燕歸巢,是天倫敘樂。心有 所屬,是情有所依。 愿每座城市、每處鄉村都有燈火守望,愿今歲朝暮四季,你我相伴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