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戴彩繩的寓意
五彩繩的寓意根據不一樣的顏色,有不一樣的說法,每一個顏色都代表著不同的內容,我們崇拜的這五色是一種吉祥。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趕邪佞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五彩繩是一個很漂亮的手繩,它不僅是一種裝飾,同時也是一種祝福和保佑,在我們的傳統民間,會把五彩繩賦予一些獨特的寓意,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端午節除了帶五彩繩的習俗外,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
端午節這天,大人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起床,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彩繩,否則就會不會靈驗,并且五彩繩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只能等到端午節后的第一場大雨時,將它仍在雨水中隨雨水沖走。隨水沖走的五彩繩會變成小龍,帶走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
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后第一場雨,便可以將彩繩摘下扔到雨水中飄走,以象征遠離邪惡、煩惱和疾病,憂愁,但希望大眾不要隨地亂扔,最好拋到僻靜處的雨水中,以免影響環境、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制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又有一說如果小孩還沒滿一歲,就只系紅色的彩線。端午節除了帶五彩繩的習俗外,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長大。
每個節日都有著獨特的習俗和寓意,比如在端午節期間,我們要賽龍舟、吃粽子、采草藥、打午時水、洗草藥、防風箏、纏五彩繩、佩香囊等等習俗,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端午節祈福平安、驅趕邪佞消災、自然崇拜等等寓意和象征。
從古時候起,端午節就有著祈福平安的內涵寓意,古人會在這一天集體進行聚午宴、佩戴長命縷、畫額、洗草藥水等等活動,以便能夠祈福家人和自身平安。所以端午節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節日,直到今天我們對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依舊沒有降低過,甚至將其設立為法定節假日。
1、驅趕邪佞消災。端午節有一項是重要的寓意,那就是避五毒驅趕邪佞消災。所以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們都要掛艾草、掛菖蒲、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點艾條、黛蒼術、曬百日姜、掛黃葛藤、佩香囊、栓五彩繩、佩豆娘、貼五毒圖、掛鐘馗像、喝雄黃酒等等,以此來化解災劫、驅散蟲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