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作為端午節重要的習俗之一,端午插艾可謂由來已久。端午節掛艾草有什么寓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端午節掛艾草的寓意1:
端午節插艾葉的由來插艾是傳統節日習俗,在端午節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驅邪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于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于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
又可驅蟲。
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云:“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驅蚊蟲艾葉可以散發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有效驅趕蚊蟲,在戶外野營時,點燃艾草可以讓周圍沒有蚊子、蒼蠅等毒蟲靠近,提高安全性。
消災防毒
人們認為端午節位于春天和夏天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開始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特別注意消災防毒。故此民間有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家家都懸艾條于門楣廳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莖葉含揮發性芳香油,
1、不要使用過期的艾草
使用過期的艾草可能會失去其祛邪的效果,還可能會引起異味,影響住宅的氣場。
2、不要掛在淋雨處
門口經常淋雨的地方可能會影響艾草的效果,而且艾草也容易受潮生霉,更容易失去功效。
3、不要掛在風口處
門口經常有風的地方,不適合掛艾草,因為強風會吹散艾草的氣味,無法達到祛邪的效果。
4、不要掛在暗角處
門口暗角處不適合掛艾草,因為這些地方氣場不流暢,容易出現積瘀。
5、不要太過密集
不適宜一次性掛太多的艾草,最好每次只掛一小束,以避免門口顯得雜亂無章。
6、不要掛在紅包袋附近
艾草不適合掛在門口的紅包袋附近,因為紅包袋通常代表財富,如果掛在附近容易引起破財的狀況。
7、不要掛在門口頂部
門口頂部的位置不適合掛艾草,因為容易碰到門扇,影響家庭的形象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