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其實是一個比較美的節氣,因為這個時節我國很多地方正值深秋,秋色非常絢爛多彩,好不美麗。在這個沒好的日子里,其自然有一些沒好的寓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霜降節氣的寓意有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霜降節氣的寓意有什么
霜降時候的溫度特點是,早晚天氣比較冷,中午會比較熱,晝夜溫差大,同時還會非常干燥,這段時間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一些地方甚至在較短的時間里就會跨入冬季。
在南方,進入霜降之后,已經是“三秋”忙季了,這段時間要收雜交稻、晚稻,摘棉花,耕翻整地等,而在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了,大部分地區的秋收也都收尾。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秋燥明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八怠惫潥馀c“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節氣主要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風俗。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秋令屬金,脾胃為后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后天。
一候:豺乃祭獸
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
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豺將捕獵之物排放,猶若祭祀
霜降三候: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蜇蟲咸俯
二候:草木黃落
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
色黃而搖落也。
霜降三候: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蜇蟲咸俯
三候:蜇蟲咸俯
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咸,皆也;府,垂頭也;此時寒氣肅凜,蟲皆垂頭而不食,入冬眠。
1、賞菊飲酒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霜降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時,也給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2、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登高過程中,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扣,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