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廣西壯族人民祭祖、祈求豐收、娛樂休閑的節(jié)日,也是展示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膹V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禁忌簡介,歡迎大家閱讀轉發(fā)!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禁忌簡介
一、三月三前后不要買車,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
二、三月三前后不要購屋,免得好兄弟住進來。
三、三月三前后不要結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紅。
四、三月三前后晚上不要出門,這是好兄弟們的活動時間。
五、三月三前后不要去海邊,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六、女人在三月三前后如果正好是生理期,那么,一些動工、祭祀活動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
七、三月三當天走在荒郊野外,如果感覺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八、三月三這天不要撿路邊的錢,這些錢可能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九、三月三這天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
十、三月三這天晚上,別亂靠墻休息,沒事不要亂靠墻,因為好兄弟平時最喜歡依附在墻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歌圩迎客人,上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壯族最重特大的中華民族節(jié)日。每到“三月三”,壯族男孩和女孩會像趕圩一樣匯聚山坡上對唱山歌,進行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等一系列具備民族風格的文娛活動。
搶“花炮” 展中華民族風采, “行歌坐妹”寫爛漫。
“三月三”不但是壯族的節(jié)日,侗、苗、瑤等少數民族也會慶賀三月三,民俗活動也多種多樣。除開搶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這類傳統式的青年人男孩和女孩相親約會方法也給“三月三”這一節(jié)日增加了許多浪漫之感。
瑤鄉(xiāng)三歌傳情義 峒中瑤胞滾鐵環(huán)
在融安縣雅瑤鄉(xiāng)西古坡屯,每一年“三月三”都是會舉辦山歌對唱主題活動,全鎮(zhèn)的三歌發(fā)燒友都趕來這兒,參與一年一度的山歌對唱。
在防城區(qū)峒中鎮(zhèn),三月三的重中之重是“打起陀螺圖片唱著歌”。
瑞鼓響震三月三,樂了山路十八彎。壯胞瑤胞聚一堂,根據新春佳節(jié)大聯歡。
峒中“菜板”陀螺圖片賽事集增強體質和游戲娛樂為一體。現如今,做為一項傳統式的中華民族競技體育新項目,“菜板”陀螺圖片相繼發(fā)生在各種各樣演出舞臺和體育文化場所上,被愈來愈多的外省人所鐘愛。
陰歷三月三,亦稱“上巳節(jié)”,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式節(jié)日,在其中以漢人、壯族、廣大苗族地區(qū)、瑤族為典型性,自古以來皆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瑤光生”的叫法。據記述,三月三歌節(jié)現有數千年歷史時間。壯族山歌的發(fā)展趨勢尤其突顯,歌會十分風靡,在古代男女青年人集聚街邊或湖邊宴飲歡歌。到清朝,產生了百余人以至千余人聚唱的規(guī)模性"歌圩"。